

面粉加工作为传统产业,如何在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中“破圈”突围?西华县利用资源禀赋,积极带领企业把创新和产业紧密结合起来,瞄准细致划分领域,以关键技术、关键产品等为牵引,推动产品往中下游延伸、向中高端迈进,有效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近日,在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之一的西华县枣花面业,随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生物质锅炉安装、调试成功,标志着该企业智能化生产将迈入全新阶段。2024年以来,枣花面业聚焦科学技术研发,通过技术攻关,难点突破,自主研发出三种工艺优点相融合的新型谷朊粉生产的基本工艺,实现了国内首创、国际领先。
“该工艺具有用水量少、能源消耗少、智能化程度高、操作性强、产品的质量稳定等特点,深受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行业的青睐。”该公司生产负责人王文贵介绍说。
小麦是宝贵的原料,如何延伸小麦产业链条,把一粒粒小麦“吃干榨净”,增加收入?近年来,枣花面业致力于全产业链条式发展,形成了集小麦种植、仓储物流、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科学技术研发、废水净化处理、清洁能源利用于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如今,随着智能化改造推进,尤其是生物质锅炉这一清洁能源利用,科学技术创新给枣花面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和前进动力,为“枣花”发展食品制造业新质生产力积累了成熟经验,实现了“食品制造”到“食品智造”的转变。
河南枣花面业集团生产负责人王文贵说:“生物质锅炉的使用,让农村的秸秆得到了利用,既降低了公司的成本,也使环境得到了保护、农民增加了收入。”
智能化升级改造让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激发了活力。如今西华一个个不同规模的面粉加工公司,立足资源禀赋,发挥原料优势,在小麦精深加工方面持续发力,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做文章,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吸引产业链下游企业集聚,把原料优势转化为产品的优点,逐步的提升产品附加值、品牌影响力、产业竞争力。
河南枣花面业集团总经理助理林新宾表示:“我们公司从始至终坚持以‘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创品牌’为导向,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全方面实施一粒麦‘吃干榨净’价值之旅,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融合的创新体系,推动传统产业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努力打造小麦全产业链生产的‘河南样板’,为率先建成农业强市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