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新式职业好挣钱!湘潭有人一年出售200多万元!


  现在,各县(市)区一季稻收割进入结尾,晚稻收割接二连三,市农委一方面派出多个督查组分赴各地督导秸秆禁烧作业,一起与各县(市)区携手,尽力推行秸秆“五化”综合使用, 最大极限地处理“秸秆去哪里”的问题,深受农户及新式农业运营主体的理解和支持。

  湘潭县河口镇山华村兴龙家庭农场有2台草垫、草棒加工机械,每台设备每天可耗费稻草1.5吨左右。现在,该农场已搜集一季稻秸秆800余吨。

  湘乡市月山镇神山庙村乡民李石林的草棒加工厂现在不缺出售途径,只缺稻草原材料。

  湘潭县射埠镇农推中心大力推行露天食用菌培养,一亩食用菌培养基地可耗费约20亩田的稻草。

  雨湖区鹤岭镇仙女蔬菜栽培专业合作社增加了一台专用设备,使用稻草等农作物秸秆加工生物质有机肥和畜用饲料,变废为宝,有机肥加工能力日均8吨左右。

  湘潭县河口镇乡民胡超龙将地里搁置的秸秆来加工处理,打包出售挣钱。秋收时节,胡超龙每天开着收割机四处作业,不要工钱只需秸秆。忙的时分,他一天要安排30多名工人进行收回和加工,日收回稻草秸秆多达50吨。

  乡民刘武明说:“咱们村上千亩田基本是他担任收割,做稻草收回、燃烧稻草的仍是没有,对咱们来说是求之不得。”

  乡民刘武明给记者算了笔账,自家七亩田,请人收割需要花120元每亩,假如悉数由胡超龙担任收割,算上运送费,一季就能节约近900元的本钱,这样的生意没有乡民不愿意。

  出设备出人工免费帮乡民收割,不要钱只需秸秆,这听起来是个亏本生意。其实不然,胡超龙将乡民不要的秸秆收回后,通过加工处理,别离制成草棒和草垫,用于铁路运送、钢材出产运送等范畴,产品求过于供。单单上一年一年,出售额就超200万元。

  胡超龙从事秸秆收回已有十余年,收回规模触及排头、射埠、河口、杨嘉桥等多个城镇,年处理秸秆达2000多吨。

  胡超龙和记者说,他预备新增两台更先进的设备,新建两间厂房,进步产能产量 ,确保商场的供给,让秸秆少糟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