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奋力打造“三个样板” 出彩路上再出发

  2020年5月12日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继标来到太康代表团,与参加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的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就太康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大家坦诚交换意见,寄语太康在“三个走在前列”的基础上奋力打造“三个样板”。

  牢记殷殷嘱托,扛起使命担当。太康县广大干群时刻感悟关怀、铭记嘱托,去年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以信心凝聚力量、以实干谱写华章,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为统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三个走在全市前列”基础上,奋力打造全面小康样板、奋力打造县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样板、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全市三个样板”,疫情防控形势稳定,经济回稳态势向好,全县高水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太康县过去因盛产棉花,享有“银太康”之美誉。如今奔走在小康路上的银城人,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节假日期间,携家人朋友就近到郊外游玩踏青、亲近大自然成为不少太康人的选择。

  每逢节假日,太康县老冢镇刘寨村田园综合体、城郊乡小宋庄紫薇柿界休闲观光园、板桥镇毛庄村东明湖度假村里游人如织,一片欢声笑语,乡村游呈现出火爆景象。记者日前在老冢镇刘寨村的田园综合体里看到,刘寨印象民俗园、南湖公园、恐龙乐园、草莓采摘园等处,游客呼朋引伴、扶老携幼,或在风车网红大道拍照留念,或在桃树林里幸福徜徉拍摄抖音,或在萌宠乐园的一个个栅栏外驻足,与小动物们互动,或在美食街品尝特色小吃……各个景点的美图在朋友圈和抖音里刷屏。

  住在郑州的李先生,趁着假日带老人和孩子回到家乡太康,来到刘寨,一家人都玩得非常尽兴。儿子对科普感兴趣,待在恐龙乐园里不肯出来;女儿喜欢小动物,在萌宠乐园里喂完羊驼又去看小白兔,忙得不亦乐乎;老婆喜欢拍照,走哪拍哪,发不完的抖音。一家人在刘寨玩了整整一天,仍然意犹未尽,感叹比去大景点有意思多了。

  “我们以中原农耕文化为核心,结合农村田园风情,打造了集恐龙研学、婚庆产业、田园综合体、水上乐园、民俗博物馆、乡村休闲民宿、温泉酒店、美食商业街、农家乐、乡村集市、田园康养、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和自然教育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验度假区,扩大乡村旅游产业链,带动消费一直在升级,仅今年‘五一’当天就接待游客2.3万人次,门票收入87.4万元,再加上吃饭和购物,估计综合消费能够突破200万元。”东乐园刘寨印象项目负责人李伟清告诉记者。

  2020年4月,刘寨村被河南省文化厅授予“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旅游业的蓬勃兴起,不仅盘活了村里闲置土地,增加了就业岗位,也带动了当地的农副产品消费升级。

  住在太康县城的王女士带着家人来到刘寨村游玩,在美食街吃过午饭后,来到草莓采摘园。王女士说,自己到大棚里摘的草莓,不仅新鲜美味还很便宜,也让孩子体验到了采摘的乐趣。“除了草莓,我们还购买了红薯粉条、小米醋、豆糁、土鸡蛋等一些农副产品,装了满满一汽车后备厢。”

  作为河南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的太康县小宋庄紫薇柿界休闲观光园,游客数量也屡创新高,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日入园游客保持在5000人次以上。新开放的梦幻活体蝴蝶展,以及世界名贵蝴蝶标本和昆虫展,让游客体验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奥秘。农耕文化内涵丰富,建有石磨广场、农耕博物馆,设有耕乐园、蔬菜水果区、经济作物区、五谷主粮区等4个专题农事体验区,大量游客慕名而来,畅享欢乐,回归自然,彰显出了乡村旅游的生机与活力。

  位于板桥镇毛庄村的东明湖度假村,吸引不少群众举家开车前来。沙滩车、挖掘机等50多项娱乐项目玩累了,到农家院里体验农家风情,吃农家菜,采摘园里的新鲜水果现采现吃,不亦乐乎。

  离开喧嚣都市,呼吸清新空气,感受花海浪漫,体验农耕劳作……如今,久居城市的市民,特别向往“复得返自然”的农村田园风情,以美丽村庄为依托、以产业支撑促发展的“乡村游”,成为太康县广大干群小康路上的最好印记。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太康县委书记王国玺表示,太康县为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持续深化“五养模式”,全县农村特困老人采用“五养模式”供养率近100%。去年以来,“五养模式”进一步得到巩固拓展,全县改建7所敬老院,新建居村联养点45个,实施扩容提质24个。在全省特困群体兜底保障工作会议上,太康县作了典型发言,《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对“五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报道。

  记者日前走进太康县高贤乡养老院内,一出地方戏曲节目正在上演,表演者是75岁的徐修申和68岁的刘振玉,两人一拉一唱,配合默契。台下,几十名戏迷听得津津有味,他们都是当地特困老人。“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还能经常唱两嗓子,舒坦!”表演结束后,徐修申笑着说。

  太康县近年来推行集中供养、居村联养、社会托养、亲情赡养、邻里助养“五养模式”,探索农村特困人员养老新路径,近万名像徐修申一样的特困老人得到妥善供养。如今,太康县每个养老院(点)都发挥老人的积极性,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有的还出游,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

  六月,豫东大地五彩斑斓,犹如一幅美丽画卷。而频刷微信朋友圈的“太康好人”更是给这幅画卷增添了一道道亮丽色彩,“好人现象”引发太康“最美风尚”。

  记者从太康县文明办了解到,截至2021年6月,“太康好人”库收录好人2800多人,其中受到国家、省、市表彰的“中国好人”“河南省道德模范”“周口市道德模范”近100人次。朱业德等72人被评为“中国好人”;赵志发荣获“全国第六届道德模范提名奖”,方志欣被评为“第五届河南省道德模范”,冯坤等28人被评为“周口市道德模范”或“周口市道德模范提名奖”。2020年10月20日,太康籍女兵赵莉莉被评为“第七届全国拥政爱民模范个人”,受到习、总理的亲自接见……

  近年来,“太康好人”持续涌现,在全市、全省、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成为人类持续热议和广泛关注的焦点,被称为“太康好人现象”。为把好人精神深深地镌刻在太康发展和进步的进程中,把太康建设成为好人之城、文明之城、和谐之城、美丽之城、幸福之城,2018年10月,太康好人园开园迎宾,让人们在游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真、善、美”的教育和熏陶,激发人们见贤思齐,榜样的引领作用不断放大。

  “太康好人园将公园功能定位与核心价值观、道德风尚宣传教育有机结合,巧妙植入,无缝对接,既能美颜,更能润心,充分的发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这样的传播方式,所提升的已经不单单是城市的‘颜值’,更彰显了一个城市的内涵。”太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俊美介绍。

  建设好人园只是太康弘扬好人精神的一个缩影。太康县委网信办主任张照营介绍,为捧红身边的“草根英雄”“道德明星”,增强各级好人的荣誉感,太康县通过多种途径对上榜好人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在县城,打造谢安路“中国好人”一条街,制作“好人”展板1000余块,在城区繁华地段灯杆广告位置长期悬挂展出,在各单位宣传栏动态张榜公布;为让好人事迹永远烛照后人,太康县文明办编撰了《星耀太康》系列丛书,已出版12册;组织文艺团体以“身边好人”为原型,编创好人“故事汇”,目前已为15位“身边好人”编创了情景话剧、微视频、道情折子戏,赴基层巡演60多场。

  太康是革命老区,是河南较早传播革命思想的地区之一。从连金章1928年4月在大新集建立第一个党小组开始,革命的火种在太康燃起。彭雪枫、唐克威等革命先辈先后在太康留下了战斗的足迹,无数英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老区精神。英雄的血脉代代相传,信仰的力量赓续不断。革命老区精神正是“太康好人”群体形成的独特文化基因。

  习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太康充分的发挥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水东革命旧址复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届时,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将把主题党日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搬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立学习红色文化的长效机制,形成对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价值认同和高度自觉。

  2020年,行走在小康路上的太康县,可谓好事连连、惊喜不断。太康县长李锡勇坦言,去年以来,太康城乡发展步伐坚实,全县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67个。沙北路西段、太柘路、北环路西延等道路建成通车,未来路6座桥梁加宽工程已全部完成。商贸路改造、灵运路东段、东关大桥等工程有序施工。改造老旧小区37个,改造面积32万平方米。北新涡河、未来路管网改造308万米。生态公园、如意公园即将建成投用,城区绿地率达35.35%,人均公园面积达17.99平方米。解决了多年的耕地保有量不足和土地限批问题,报批土地4518亩。新建商品房交易1425套,交易金额5.4亿元。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通过省专家组验收。创新合同制、股份制、合作制等造林机制,撬动社会资本完成造林3.67万亩,打造45公里高质量廊道绿化带,在森林河南生态建设核查中名列全市第一。新改建农村公路338.8公里,圆满完成30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任务,改造农村危险房屋570户,改造农村厕所2.07万座,改建农村危桥128座,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提升。

  2020年,太康县民生福祉显著改善。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5%。省、市重点民生实事和县十件民生实事有序推进。全县新增城镇就业9862人,农民工返乡创业3.03万人,创办企业567个,直接或间接带动17万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引进高层次人才22人,招聘教师355名、特岗教师185名,“归雁计划”引进优秀教师55名。高考本科上线名考生被清华、北大录取。新建、改扩建60余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整合资金9456万元,新增校舍面积5.5万平方米。建成教师周转房435套。加快教育信息化2.0建设,装备中小学校205所。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综合医院评审验收。

  2020年8月12日,河南省产业集聚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排行榜引爆全省舆论,其中,太康县产业集聚区包揽两大奖项,成为最大黑马:荣膺2019年度河南省优秀产业集聚区,成为周口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产业集聚区;首次晋级三星级,获得全省通报表彰。

  太康县产业集聚区为什么能成为全省高水平发展的典范?疫情冲击下,太康县产业集聚区如何以最快速度实现复工复产?记者日前再次来到太康县产业集聚区,访企业、进车间,感受太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力量。

  一下高速,双向八车道的马路笔直宽阔,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时尚而现代。马路边,中国诗歌之乡、中国卫生城市等标语熠熠生辉,诉说着太康的巨变。

  2020年,是太康县高水平发展的一年。从主要指标看,“稳”的态势在持续。初步预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90亿元,增长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固定资产投资提高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5亿元,经济稳中向好。从经济结构看,“进”的力度在加大。产业体系比为14.6∶42.5∶42.9,二、三产业比重提升2.1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7%,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9.48亿元,增长6.5%,税占比72.9%,结构持续优化。从发展质量看,“蓄”的要素在累积。战略新兴起的产业、高新技术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5%、6.8%和8.3%,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6、2.9、4.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实现利润30.5亿元,质效显著提升。从具体成果看,“范”的作用在发挥。取得全省高水平发展第22位、全市综合考评第一位的好成绩,荣获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全省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综合评价试点县、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农村垃圾治理达标县、“美丽小镇”“五美庭院”先进县等荣誉。全市“六村共建”现场会、“五养模式”现场会、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现场会、返乡创业现场观摩会在太康县召开,双拥模范城创建评比位居全市第一,领跑势头强劲。

  太康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雪芳介绍,2020年,太康发展动能持续增强,工业经济稳中向好,入库技改项目31个,总投资30亿元。入库智能化改造项目20个,总投资11亿元。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个、智能工厂3个、智能车间1个、绿色工厂2个。获省级“星创天地”2个、省返乡创业示范园区1个。县产业集聚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入驻项目83个,纺纱规模176万锭,年织布能力8亿米,服装年加工能力6亿件。锅炉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制造产业集群入驻项目31个,其中A级锅炉企业5个,年生产能力6万蒸吨。在全省产业集聚区排名第13位,晋升为省三星级产业集聚区,被表彰为全省优秀产业集聚区。项目支撑愈加坚实,4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2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1%。25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6.5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6%,在3次市重点项目观摩评比中均居全市前列。

  太康县政府党组成员、县产业集聚区常务副主任陈令春讲,更让人欣喜的是,太康的两大产业集群经过持续不断的发展升级,体量更大,更为聚焦和专业,根据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太康县系统谋划布局产业集聚区各项工作,前瞻性、精细化地规划建设五大园区。

  一是以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中国棉纺织名城、中国长丝织造基地为依托,逐步形成“研发—纺纱—织布—染整—面料—服装—市场”完整产业链条,打造全国有影响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二是以河南省智能锅炉制造创新中心、锅炉云致工厂为载体,搭建产学研平台,形成燃油、燃气、电热、生物质发电等锅炉品种,打造全国有影响的特色锅炉产业园。

  三是以中国光大国际集团光大环保能源(太康)有限公司为支撑,建设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医疗废弃物、工业废弃物处理为一体的绿色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

  四是以河南省龙源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打造集造纸、印刷、包装、物流、热电、供热、建材于一体,具有绿色环保、资源再生利用特征,河南省产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箱板纸生态产业园。2020年,位于太康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省龙源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举夺得“2020河南非公有制企业100强”“2020河南非公有制企业制造业100强”“2020河南非公有制企业现代农业100强”三项荣誉。

  五是以三洋铁路为纽带,建设纺织服装仓储物流产业园,将信息、采购、运输、仓储、供应链金融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打造全国重要的纺织服装集散中心、信息中心。目前,纺织服装仓储物流园及供应链金融项目正在洽谈。

  “这五大产业园将更加聚焦,围绕这五大产业园,太康县产业集聚区将掀开新的发展篇章。”陈令春直言。

  产业集聚区崛起一座产业新城,太康靠的就是“招商名片”。谈到太康招商成功的心得,县委书记王国玺说:“凝神聚力培育主导产业,壮大产业集群,打造县域特色不徘徊;因地因时因企制宜,实施精准招商,善待投资主体不欺瞒;加强党的领导,优化营商环境,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分神。这‘三不’是我们十多年坚持的铁律,就因为坚持不懈,才打造了太康招商的品牌。”

  今年,在全面梳理以往招商经验的基础上,太康再放大招,实施太康县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选择12个关联度高、承接可行性强的省、市、区,设立12个对外开放工作站,选配12名对外开放工作站站长,聘任25名招商大使和经济顾问,出台《太康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开展专业化精准招商。依托对外开放工作站组建太康人创业联盟,建立太康人创业联盟服务站,搭建政府、企业和创业者沟通交流平台,实现创业、服务、招商等要素的集成和流通。2020年新签约项目36个,合同资金185.8亿元,新开工项目43个,到位资金91.2亿元。年产10万吨莱赛尔纤维生产项目、智能化共享锅炉项目等落地,欧企德集团产业联合体、银星畜牧等项目建成投产。外贸进出口完成3.8亿元,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居全市前列。

  党员群众干劲十足、乡村面貌日新月异、集体经济蒸蒸日上……以强化基层党建推动乡村振兴,以组织共建助力经济发展,近年来,太康县坚持把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根本保障,深入推动基层党建强力计划,在如何发挥基层党建作用、助力经济发展中进行了有益探索。

  如今,在太康县广袤的大地上,党员干部干劲十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发展欣欣向荣,党旗在涡河大地高高飘扬。

  建立机制,铸造乡村振兴“驱动力”。杨庙乡后店村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村庄。近年来,后店村围绕“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的总体要求,积极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作用,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如今,“庭前栽花、院后种菜、院中有花、林中有院”已逐渐成了该村农家庭院的新模式。这是太康县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太康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勇介绍,太康县把乡村振兴作为县、乡、村三级的重点工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指挥部,指挥部下设“一办六组”;建立综合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双月逐乡观摩和“红黑旗”评比活动,互查互评找差距、互学互鉴促提升,大大调动了村级党组织的工作能动性。

  太康县深入实施红旗村、提升村、整治村“三村”建设工程,打造红旗村69个,提升中间村614个,整治落后村91个;积极开展党建专项行动,新建村级活动场所30个,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有143个;打造高标准党建示范村110个、“双强六好”“两新”党组织13个、流动党支部36个,确定党员发展对象813名,发展党员760名,使其成为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致富能力、有很大效果预防返贫的有力抓手和通向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强基固本,提升村级组织“组织力”。杨庙乡韩庄村以人居环境整改治理为抓手,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德治”淳民风,引导贫困群众形成勤劳节俭、清洁卫生、喜事新办、厚养薄葬的新观念,形成尊老爱幼、文明健康、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突出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生活小习惯,从源头上减少不文明行为。

  为营造党组织和党员争当先进、争创优秀的工作氛围,太康县开展“逐村观摩、晋位升级、亮星授牌、党建述评、三个清零、补链拓面”等活动,建立“五位一体”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机制,全县37个软弱涣散村全部整顿到位;创新“148”抓党建促脱贫模式,筑牢“一个堡垒”、组建“四支突击队”、打造“八大党员先锋岗”;开展接父母回家活动,8560位老人与子女合锅同住,拆除危险破旧房屋2万余间,复垦废旧宅基地1.2万多亩;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刑拘涉黑涉恶类嫌疑犯219人,逮捕165人,判决黑恶犯罪分子48人;查处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案件49起,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政治、组织和纪律保障。

  基层党建强力计划,抓住了党建工作的关键事、关键人、关键层级和关键阵地,把党建工作量化、细化、项目化,压实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基层党员干部展现了高昂的干劲和斗志。

  党民同心,共筑乡村治理“凝聚力”。2020年,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是乡村治理,必须健全党组织领导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太康县党员干部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在乡村振兴之路上阔步前行。

  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太康出动劳力35万人次,对房前屋后、大街小巷、道路沿线、坑塘、沟渠等处进行垃圾清理、绿化美化,绿化荒地500亩,修建村内胡同5500公里,整治坑塘220处,清理垃圾450万吨;实施“五分钱”工程,采取财政以奖代补、村民每人每天捐五分钱相结合的方式筹集经费,设置胡同长,充分的发挥政府引导和村民自主作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整治;实施“三园乡村”工程,把村内废旧宅基地、撂荒地改造成花园、果园、菜园等“三园”3000多亩,打造村庄有果、房前屋后有菜、庭院有花的“美丽乡村”。

  抓党建是固本强基、富民强村的关键之举。太康县围绕“种、养、加”“短、平、快”产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立足规模化、特色化、优质化,发展华瑞农牧食用菌、三叶农牧土猪等种养基地145个,年产值9.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8500个;实施电商扶贫,实现涉农产品营销售卖收入8000余万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动力支撑。

  党建领航,号角催征,乡村振兴正当时!一件件民生事,让广大太康农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也让慢慢的变多的村级党组织成长为团结群众、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让慢慢的变多的乡村蝶变成“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基础更加稳固。以“四优四化”为重点,发展优质小麦30万亩,高油酸花生30万亩,瓜果蔬菜63万亩,优质棉1.5万亩。1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全县小麦总产16.47亿斤,玉米总产10.4亿斤,粮食总产稳居全市第一位,牢牢扛起了粮食安全的重任。成立763个农村集体组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股权设置和量化等工作顺利通过市级评估。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26.2万户,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工作全面完成。秸秆禁烧实现了“三无”目标,秸秆利用率达94%。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90%。圆满完成小麦生产遥感监测调查,被评为河南省农业遥感监测先进县。通泰纺织、大众养殖、牧原农牧等5家企业入选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全力发展食用菌种植,打造全国黑皮鸡枞菌种植第一县。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年出栏118万头,连续14年保持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成功举办第三届农民丰收节。实施“六村共建”双月观摩和流动“红黑旗”机制,全县打造示范村198个,治理软弱村58个,提升普通村460个。刘寨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太康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水平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紧盯打造“全市三个样板”目标,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学技术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太康绚丽篇章,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